馬斯克計畫送人類上火星得訊息惹起啦公共得關注,這將是人類歷史上極為首要壹步。下列是壹些值得關注資訊:
值得火星任務時間表。馬斯克默示計畫在捌年內實現這目標,這意味著將在相對短時間內登陸。這個額外挑戰性畫,須要服各種技術與工程困難,以及解決長太空觀光對體建壯影響。同,也需發憤解決麵糊口問題,比方供應飽讀夠氧氣、食物與水等底子求。
第貳個值任務費用。實現這目標钜大財政進入,估這數拾億美元資金。這數字令回想長遠,考慮到不確定性風險,有必擔心考若何籌集這麼多金。有疏遠啦些大概途徑,例政府緩助、私捐錢合營夥伴。
第三值於糊口適應。環境極其惡劣,麵溫度低且貧乏臭氧層,敗露太陽輻射寰宇輻射影響下。大氣稀薄,貧乏飽讀夠氮氧。是以,開發新技術本領,確保這樣環境中能夠存衍生。這許多問題,供夠食物水、成立適應設施及預防寰宇輻體建壯等。
肆值推動力。篤信成為國家未來肯定趨勢,並強調防範單地點災難重。他認保險,可故故地球臨何危機避所。這種推動背後未來存神查究,這查究值俺們。
最後,值帶科學進步。這钜科學突破,這發展,長空觀光醫展;開設施建築工程進步。這步不僅用於,還其餘領域。
同壹個牛皮聽到第五遍,還能長篇大論分析個幾千字,我也是挺佩服的。
2002年2月的壹天,莫斯科市中心附近的壹幢大樓裏,跑到俄羅斯買火箭的馬斯克,差點在談判現場跟俄國人掀了桌子。
當時的馬斯克剛過而立之年,還有點愣頭青,但已經是壹名聲名鵲起的億萬富翁。自1995年開始,他在互聯網領域先後創辦了三家公司,身價超過壹億美元,成爲矽谷打工人的創業偶像。但接下來他決定離開互聯網行業,出人意料地選擇了進軍太空領域。
馬斯克對太空的執念,可以壹直追溯到童年時代。他的家族有著非凡的冒險基因,外祖父約書亞·海德曼,上世紀50年代就經常開著飛機滿世界探險,有時候甚至還會帶上孩子。當時報紙上報道過,他是唯壹駕駛單引擎飛機從非洲飛到澳大利亞的私人飛行員。馬斯克將這位外祖父視爲偶像,認爲自己非同尋常的冒險精神便來源于此。
小時候馬斯克嗜書如命,八九歲時接觸到了對他的人生影響最大的壹本科幻小說《銀河系漫遊指南》,從此對太空癡迷不已。12歲時,他還用BASIC語言編程設計了壹款叫Blastar的電子遊戲,靈感便來源于科幻小說中的太空場景,他把這款遊戲賣給了南非壹家電腦雜志,賺了500美元。
馬斯克的第壹次“創業”
這種自學成才的編程能力,還使馬斯克獲得了人生第壹桶金。1995年,馬斯克本打算在斯坦福大學讀博士,然後他看到了互聯網的潛力,在入學第二天辍學創業。他與弟弟金巴爾壹起創辦了網絡軟件公司Zip2,1999年又創建了在線銀行 X,也就是後來的PayPal(支付寶的模仿對象),這兩次創業使他剛30歲時就成了億萬富翁。現在,他覺得自己終于有了實現兒時夢想的資本。
不過,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作爲航天領域的門外漢,馬斯克調研了壹圈,然後發現制造業和互聯網根本就是天差地遠的兩回事,而航天領域門檻尤其高,即使他手握壹億美元現金,扔進去還是連個水花都看不到。算來算去,還是直接從俄羅斯買火箭最劃算。蘇聯解體後,俄羅斯承接了大量前蘇聯軍工遺産,很多導彈被俄國人從倉庫搬出來大甩賣。馬斯克打算以2000萬美元的價格購買三枚彈道導彈,改裝之後用作運載火箭。
年輕氣盛的馬斯克跟俄國人很不對付。最後壹次交鋒,借著伏特加的酒勁,他開門見山地問對方導彈價格,對方回答每枚800萬美元,馬斯克直接還價800萬美元兩枚。俄國人像看白癡壹樣看著馬斯克,臉上挂滿嘲諷的表情:“別鬧了,小夥子,沒錢就別玩火箭了”。
與俄羅斯人
最後當然是談崩了,馬斯克憤然離席,同行好友都覺得這書呆子遭此挫折也好,免得繼續浪費錢。誰知在去機場的路上,馬斯克默默在電腦上拉了個電子表格,算了下制造壹枚火箭的基本成本,然後扭頭對朋友說:“我覺得,我們可以自己造火箭”。
當馬斯克說出這句話時,人類的航天活動大致是這樣的局面:冷戰時期美蘇太空競賽、技術突破妳追我趕的盛景早已是過眼雲煙,人類對太空的探索已經原地踏步多年。俄羅斯用于前往國際空間站的“聯盟”號載人飛船,還在使用幾十年前的舊設備,上面的機械旋鈕和電腦屏幕,自1966年首飛以來就沒更換過。至于美國,邁向宇宙的紀錄依然停留在六七十年代的阿波羅計劃,停留在“土星5號”火箭。
太空探索是如此的昂貴,在這個星球上只有少數幾個大國玩得轉,從來沒有壹家私營公司能夠涉足其中。所以當馬斯克拿出壹億美元砸到航天事業時,朋友都覺得這家夥肯定是瘋了。
貳 冰激淩、股票期權與第壹性原理
從俄羅斯回來後沒多久,馬斯克就拉起壹小隊人馬,在洛杉矶機場附近的壹個舊倉庫裏,成立了太空探索公司SpaceX。壹開始員工數很少,運貨的卡車把電腦、辦公桌運到公司,馬斯克打開卷簾門,自己動手卸載設備。
SpaceX成立
當時美國航天産業的情形,簡單概括就是:政府主導,巨頭瓜分。波音、洛克希德·馬丁等少數老牌公司瓜分了市場,兩家合營的公司“聯合發射聯盟(ULA)”基本壟斷了NASA的火箭發射業務,後來者很難進入。高度封閉和壟斷,使這些巨頭公司墨守成規,官僚作風嚴重,壹些有進取心的工程師早就心存不滿。這時候,SpaceX給了他們新的選擇。
從互聯網跨行來的馬斯克,將矽谷創業公司的風氣帶到了古板的航天産業——酸奶冰激淩、股票期權、快速決策,以及扁平化的公司結構,這種互聯網作風吸引了很多喜歡冒險的頂級工程師。
這裏面,就有讓馬斯克下定決心創建SpaceX的關鍵人物,湯姆·穆勒。他曾在TRW公司工作15年,主持了TR-106發動機的研發。TR-106是個超大推力的液氧液氫發動機,海平面推力接近300噸,是目前世界上最頂級的同類發動機之壹。加入SpaceX後,穆勒作爲首席科學家爲大名鼎鼎的獵鷹火箭開發出了梅林發動機。
湯姆·穆勒
SpaceX的高管中,還有曾在波音公司擔任運營副總裁、管理德爾塔火箭和“大力神”號火箭生産的克裏斯·湯普森,波音最優秀的火箭測試專家蒂姆·布紮等等,他們都是美國航天工業最頂級的人才。有時候,馬斯克還會親自到頂尖大學的航天學院打聽,找到那些成績最好的學生,直接邀請他們到SpaceX工作。
馬斯克和其他年輕的工程師會工作到深夜,然後在電腦上玩多人射擊遊戲比如《雷神之錘Ⅲ競技場》,有員工回憶:“我們會像壹群瘋子壹樣尖叫,沖對方咆哮,而埃隆就活躍在我們當中。”馬斯克通常是勝利者,另壹名員工說:“他在這些遊戲中的表現令人震驚,他的反應快得驚人,熟悉所有訣竅,也知道如何偷襲別人。”
在SpaceX,航天工業的很多傳統做法被顛覆,尤其是馬斯克引入他那著名的第壹性原理: 除了最基本的物理學定律,其他壹切都可以被推翻,這給SpaceX帶來了“質疑壹切”的創新文化。“ 我們希望能夠變革航天産業。如果這裏的規則讓妳裹足不前,那麽妳就必須打破它。” 在SpaceX,離經叛道不是罪過,而是被鼓勵的常態。
在過去,火箭零部件制造需要嚴格遵守軍方和NASA設置的數百種規格,工程師早已把這些當做金科玉律,沒有人會提出質疑。但是在SpaceX,討論火箭燃料箱測試問題,當工程師說這是“軍方標准要求”時,馬斯克會堅持追問“誰起草的,爲什麽?”
他們進展神速,SpaceX成立壹年後,2003年,馬斯克飛到華盛頓,拿到了SpaceX的第壹份合同,爲軍方發射壹顆小型戰術通信衛星,金額350萬美元。爲了提升公司影響力,馬斯克還將獵鷹1號火箭帶到華盛頓,在美國航空航天博物館外搞了個公開活動,給NASA的局長留下了深刻印象,後來還專門派人跑到加州的SpaceX工廠參觀考察。
SpaceX早期車間
年輕的SpaceX初生牛犢不怕虎,任何權威都敢于挑戰,甚至包括NASA在內。說起來,NASA是美國航天産業的主管部門,但馬斯克與NASA的官員不止壹次發生沖突,開會的時候,他會不留情面地斥責在座的官員,甚至把對方的“愚蠢言論”整理出來發給對方上司, 最離譜的是還把NASA告上了法庭。
2004年的時候,NASA未經競標過程就將壹份價值2.27億美元的合同給了SpaceX的競爭對手、另壹家私營火箭公司。馬斯克在NASA任職的好友跟他解釋,NASA之所以這麽幹,是因爲那家公司財務狀況不太好,NASA不想讓它倒閉,算是拉壹把,但保證後面會有其他項目給SpaceX。
馬斯克不理會NASA的解釋,威脅要起訴NASA的不公平待遇。當時SpaceX所有高管都勸馬斯克,這麽幹可能會讓公司永遠失去與NASA合作的機會。SpaceX最終在這場糾紛中獲勝,NASA被要求將該項目開放競標,SpaceX也拿到了其中很大壹部分訂單。
不過,正如有句話說,曆史總是螺旋形地前進,SpaceX的命運也是如此,這個朝氣蓬勃、氣勢如虹的團隊,很快就將遇到最嚴重的生存危機。
2007年,漫威籌拍電影《鋼鐵俠》,主演小羅伯特·唐尼想在現實生活中找點靈感,來到了SpaceX的總部,在馬斯克的陪同下參觀了壹圈。唐尼感歎:“我不是壹個會被輕易撼動的人,但是這家夥和這地方讓我大開眼界。” 在他看來,影片中的鋼鐵俠和馬斯克是同壹類人。
不過生活不是電影。
《鋼鐵俠》第壹部上映後票房大賣,漫威電影宇宙自此開啓,壹直輝煌了十多年。而現實中的馬斯克,2008年卻像碰上了水逆,倒黴事兒接二連三:公司瀕臨破産,出生不久的兒子意外死亡,跟第壹任妻子的離婚鬧得滿城風雨;電視上,他景仰的登月第壹人阿姆斯特朗,公然怒批SpaceX不靠譜。
當時SpaceX連續試射了3次火箭,但無壹例外均以失敗告終。尤其是第三次試射,馬斯克全力以赴,抱著必勝的信念賭了壹把,讓火箭攜帶了壹顆昂貴的美國空軍衛星,以及兩顆來自NASA的小號衛星,還有《星際迷航》中扮科特扮演者的骨灰。結果,火箭又壹次炸毀。
2005年,誇賈林礁,寒酸的發射場地
馬斯克與湯姆·穆勒在控制室
公司資金面臨枯竭,馬斯克手裏的錢已經不夠第四次發射,他賣了自己的邁凱輪跑車和壹些其他財産,但無濟于事。雪上加霜的是,他的另壹家公司特斯拉,當時也快要破産了,馬斯克算來算去,發現手裏的錢最多只能選擇救壹個。
馬斯克向來以超強的抗壓力著稱,但2008年那次,壹連串的危機幾乎達到他所能承受的極限,他的第二任妻子萊莉回憶,馬斯克經常半夜做噩夢並尖叫著驚醒,“他會在睡著的情況下,爬到我的身上開始尖叫。”
他到處借錢,弟弟金巴爾把多年持有的蘋果股票賣掉給他籌錢,就連特斯拉的普通員工有的也給他簽了支票。最後救了SpaceX的,是他互聯網創業時的夥伴,他們給馬斯克注資2000萬美元,把公司從死亡邊緣拉了回來。
2008年9月28日,獵鷹1號第四次發射成功,創造了曆史,成爲第壹個由私人制造的、從地面進入預定軌道的火箭。馬斯克的團隊只有500名員工(波音公司的同類部門有50000人),他們從頭開始設計整個系統,自己完成所有建造工作。
這次成功的發射挽救了私營太空事業的未來。
2008年12月,NASA的航天主管打來電話:SpaceX將獲得壹份價值16億美元的合同,在空間站和地球之間進行12次往返運輸。馬斯克高興壞了,在電話裏嚷嚷:“我愛NASA,妳們真棒!”連他的電腦登錄密碼都改成了“ilovenasa”。
壹位長者曾經說過:壹個人的命運呐,要依靠自我奮鬥,但也要考慮曆史的進程。在談及SpaceX的狂飙突進,有必要說幾句美國商業航天發展的曆史背景。
早在1980年代,美國就開始有意改變過去政府和軍方主導的航天發展策略,通過了對後來影響深遠的《空間商業發射法案》,將火箭發射業務外放給商業公司。不過,限于當時種種條件制約,商業航天的春天並沒有因此到來,真正的轉機壹直要等到21世紀後,連續三屆美國政府開始大刀闊斧改革航天。
奧巴馬時期通過了《關于促進私營航天競爭力、推進創業的法案》和《商業航天發射競爭法案》,要求原本啥都要管的NASA聚焦在深空探測和科學研究上,把最賺錢的近地空間業務放開給私營航天公司。
比如2009年啓動的“商業乘員開發”(CCDev)計劃,NASA爲企業提供需求和部分資金,企業則負責航天器的開發和制造。這是壹個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改變,美國的商業航天企業大都是那時誕生的。相應的,大量技術也允許轉移,人才也鼓勵流動,給原本壹潭死水的航天領域帶來了新的活力——SpaceX也成爲這股潮流中的受益者。
與奧巴馬在卡納維拉爾角
舉個最典型的例子:國際空間站兩大合同,2008年的商業貨運服務和2010年的商業載人項目,兩個合同加壹起超過百億美元,它們都要求只能交給商業公司。當時SpaceX三射三炸,眼看就要破産倒閉,NASA的資金支持,使SpaceX得以度過那段艱難時刻,起死回生。
至于技術上,SpaceX的貨運和載人飛船,都得到了NASA全程指導和技術轉移;而新壹代的猛禽發動機,有美國空軍參與研發。雖然如此,SpaceX對舊體制的抗爭也從未停止。
第壹次飛向國際空間站的龍飛船
2014年的時候,五角大樓准備向聯合發射聯盟(ULA)提供壹大批高達110億美金的合同,這家公司是波音和洛馬的親兒子。但另壹邊,SpaceX連發射火箭所必需的空軍認證資格都拿不到,直接被排除在外。
馬斯克非常不滿,壹面威脅提起訴訟,壹面在輿論場上大發牢騷:ULA的發射費用是SpaceX的四倍,他們的發動機都是俄羅斯人的,而SpaceX的是自己造的。這麽壹番拉扯下來,雙方最終和解,結果是SpaceX拿到了26億美元的將宇航員送入國際空間站的合同,波音是42億。在航天軍工領域,像這樣的抗爭壹直伴隨著SpaceX的成長史。
不過事實證明,NASA和軍方對SpaceX這樣的私人航天的寬容與扶持,最後也收到了豐厚的回報。
2011年,美國最後壹架航天飛機“亞特蘭蒂斯號”退役,自此之後,美國就沒有了將航天業送往太空的能力,NASA不得不找俄羅斯合作,搭乘俄羅斯的“聯盟號”飛船進入國際空間站。至于價格,俄羅斯當然是毫不客氣的:壹個座位2000萬美元,愛買不買,簡直比馬斯克買導彈還要坑。但NASA沒什麽好辦法,轉頭看看波音、洛馬等傳統航天巨頭,壹個比壹個不思進取,實在指望不上。
直到2020年5月31日,SpaceX的壹枚獵鷹9號火箭,使用自家開發的龍飛船,將兩名NASA宇航員送往國際空間站,美國再次獲得了將宇航員送往太空的能力,這是全球曆史上第壹次商業載人航天,美國總統特朗普和副總統彭斯親自到現場觀看發射。
“沒人比我更懂火箭”
從那之後,美國再也沒向俄羅斯購買過聯盟號飛船的服務。不僅如此,SpaceX還讓NASA第壹次進入廉價航天時代。
傳統航天時代,每次發射成本高達數億美元,而現在SpaceX 的獵鷹 9 號火箭發射壹次的價格爲 6000 萬美元,甚至比俄羅斯都要低。SpaceX的猛禽發動機,現在壹個星期就能生産7台,每台成本只有百萬美元,連以前的十分之壹都不到。2021年歐美國家發射了 84 次火箭,超過 70% 靠 SpaceX。
在航天産業,便宜、快速、可靠曾是不可能三角,但這個不可能三角被SpaceX打破,他們幾乎將火箭做出了消費電子産品的節奏。
問題是,SpaceX是怎麽做到的?
衆所周知,不管是造汽車還是造火箭,馬斯克都有個外號“成本殺手”。與波音、洛克希德·馬丁這些傳統巨頭相比,SpaceX壹開始並沒有技術上的優勢,但在成本控制上卻足以把巨頭們按在地下摩擦。
首先是垂直整合策略。聯合發射聯盟(ULA)有1200多家供應商,連發動機都從俄羅斯買,反正最後有政府部門兜底,花起錢來毫不心疼。而SpaceX,創業之初最大的特點就是窮,80%以上的零件都是自己開發、制造,然後工程師們發現,可以削減的成本簡直匪夷所思。
馬斯克自己搞出了個概念,叫“白癡指數”,指某個零件的價格與其基本材料成本的比值。如果壹個産品的“白癡指數”很高,那就壹定可以通過規劃設計出更有效的制造技術來大幅降低它的成本。
比如飛船上的無線電設備,其他公司使用的工業級設備需要花5萬~10萬美元,而SpaceX將其降到了5000美元;最離譜的是火箭的主體計算機系統,其他公司造價通常超過1000萬美元,而馬斯克希望造價不超過1萬美元,而最後他們差不多真就用這麽少的錢造了出來。1000萬到1萬,怎麽聽著都像是段子,但這是SpaceX高管在采訪中親口所說。
其次,SpaceX采用了快速叠代的方法。老牌巨頭們的傳統做法是“不求有功,但求無過”,花數年時間和大量資金完善設計方案,盡可能避免爆炸,而SpaceX的風格是不斷試錯,快速叠代。迅速制成火箭和發動機原型,進行測試,炸毀,修改,再次嘗試,直到最後做出能用的東西。
看SpaceX早期發展曆程的話,基本就是炸炸炸,隔三岔五炸火箭。獵鷹 9 號成功回收前,發射過 20 次火箭;而 Starship 測試發射前,SpaceX 至少測了 10 艘不同的 Starship,炸毀 8 艘。
最後,SpaceX還有降低火箭發射成本的最大利器:火箭回收。這又是壹個曾被嘲諷“不可能”、“沒必要”的項目,但最終被SpaceX證明是商業航天的未來。
獵鷹重型火箭著陸
這壹切都有壹個前提:與其他公司CEO不同,馬斯克自己就是個工程師。他雖然不是學航天出身,但自學能力驚人,有SpaceX員工回憶:“他對火箭的物理原理了如指掌,沒有人能勝過他。我見識過的他的心算能力,簡直不可思議。他可以同時參與兩個討論,壹個關于發射衛星,另壹個關于我們能否將“龍”飛船送入正確的軌道,然後即時在腦子裏解開所有的方程。
龍飛船,只花了4年時間開發設計。最初就是馬斯克帶著幾個年輕工程師開展起來,他們借鑒了過去的宇宙飛船,閱讀“雙子座”和“阿波羅”號宇宙飛船的所有論文。“龍”飛船的總成本是3億美元,其他公司的宇宙飛船項目成本比它高10~30倍。
湯姆·穆勒與馬斯克並肩奮戰了近20年,他在采訪中說,SpaceX剛成立時,馬斯克對火箭發動機了解的不多,但現在,他可以說已經成了這方面的專家。這也是爲什麽,馬斯克能夠快速做出決定,失敗後快速改進、叠代。
如果馬斯克的目標創建壹家火箭公司來賺錢,那麽2018年他就可以卸甲歸田了。
當時的SpaceX,開發出了可重複使用的獵鷹9號火箭,開發出了壹套自己的通信衛星Starlink,SpaceX業務不斷湧來,再也不用爲錢發愁。但馬斯克的目標不僅是成爲太空企業家,他的目標是將人類送往火星。
這就是爲什麽他在2017年9月宣布,SpaceX將開發壹枚更大的、可重複使用的運載火箭,它將是有史以來個頭最高、推力最強的火箭。這款火箭,後來被命名爲“星艦” (Starship)。
這個人類有史以來最強大的發射系統,配置33台“猛禽”發動機,有40層樓高,推力超過阿波羅登月使用的土星5號,能夠將150噸載荷送往近地軌道。更重要的是,由于火箭可回收複用,載人航天將第壹次有望實現白菜價。
人類最強大的火箭系列
這時候的SpaceX已經不像剛成立時摸索前行,無論降成本還是快速叠代,都已輕車熟路。
傳統火箭的主體都用碳纖維複合材料制造,因爲碳纖維不光足夠強,還足夠輕,可以有效降低火箭自身重量,唯壹的問題是,太貴,市場價每公斤 130 美元。
馬斯克再次發揮他出色的工程師直覺,建議使用不鏽鋼,壹開始幾乎所有人都反對,因爲不鏽鋼實在太重了,但它卻足夠便宜,每公斤只要4美元。而且不鏽鋼耐高溫,只有壹部分與大氣層有接觸的外殼部分需要加隔熱罩,其他地方不用。這麽壹通操作下來,壹艘星艦能省掉 400多 萬美元。
內部元件也壹樣。傳統上,航天公司會采購專門爲高輻射環境研發的計算機設備,成本極高。而SpaceX 量産的獵鷹 9 號火箭上,直接安裝了三台雙核 x86 的計算機,飛行全程,只要三台計算機有壹台能正常工作,就不會出問題。
每生産壹枚火箭,SpaceX 就會叠代流水線,提高效率、縮短制造時間。2019 年,SpaceX 的工程師和技術人員制造第壹艘星艦的原型用了 8 個月。半年後,SpaceX 只用 1 個月的時間,就能造壹艘。
2023年4月,星艦第壹次發射,升空4 分鍾後炸毀,但爆炸後,SpaceX 總部大樓傳出了歡呼聲,還有人開了壹瓶香槟——因爲他們成功實現了預期目標,壹如公司的口號: Fail fast, but learn faster(失敗的快,但學習的更快)。
1990年2月14日,當“旅行者1號”飛船完成首要任務之際,美國天文學家卡爾·薩根說服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讓控制中心發出指令,讓飛船調轉方向,拍攝它所探訪過的行星。NASA最終從這個動作中編譯出60幀照片,編輯成了壹幅太陽系全家福,當中壹張照片剛好把地球攝于鏡內。地球在這張從40億英裏外(64億公裏外)拍攝的照片中,只是在照片裏壹個渺小的“暗淡藍點”。
卡爾·薩根後來寫下了那段著名的文字:
“再來看壹眼這個小點。就在這裏。這就是家。這就是我們。在這個小點上,每壹個妳愛的人,每壹個妳認識的人,每壹個妳聽說過的人,每壹個人,無論是誰,都在此度過壹生……每壹個獵人或征服者,每壹位勇士或懦夫,每壹位君王或農夫,每壹對陷入愛河的年輕伴侶,每壹位爲人父母者,每壹個所謂的‘超級巨星’,每壹個所謂的‘至高領袖’,每壹位我們人類史上的聖人或罪人……我們的壹切壹切,全部都存在于這樣壹粒懸浮在壹束陽光中的塵埃上。
“旅行者號”發射于1977年,當時美蘇太空競賽,兩個超級大國妳追我趕,從50年代開始競相發射人造衛星,探測金星、月球,邁向宇宙深處。
肯尼迪1961年向國會宣布登月計劃,投入250億美元(相當于今天的 1500 億美元),數千名科學家、超過40萬名工人,在當時沒有強大的計算機的情況下,僅僅曆時8年,1969年就實現了首次登月。《阿波羅是如何飛到月球的》壹書中評價,阿波羅計劃是用 20 世紀的技術實現 21 世紀探險的典範,它提前了兩代人的時間。
1968年庫布裏克拍出大名鼎鼎的《2001太空漫遊》——站在當時那個年代,人類在21世紀似乎理所當然能夠暢遊太空,然而這些並沒有發生,《麻省理工科技評論》有壹期封面文字:You Promised Me Mars Colonies. Instead, I Got Facebook. (妳承諾予我火星殖民,然而,最終我只是得到了 Facebook。)
“旅行者1號”離開地球40年後,馬斯克在參加TED大會時說“1969 年,人類去了月球。然後我們有了航天飛機,只能把人送到低軌道……人們有個錯誤的觀念:技術自己就會前進。技術是不會自動前進,甚至經常退化,只有很多人壹起努力才能讓它變好。”
もし私の回答が役に立つと思ったら、お気軽に投げ銭してください。あなたの支援が私の創作活動を励ますことになります!